天目溪水质清澈,生态良好,是於潜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生动体现。近日,天目溪成功入选“浙江省幸福母亲河优秀案例”,标志着天目溪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迈上新台阶,开启了人水和谐的新篇章。 
守护碧水,筑牢“生态屏障” 作为天目溪流经的重要区域,於潜镇切实履行生态保护责任,将天目溪(於潜段)治理作为重点工作推进。通过实施河道清淤、堰坝修复、生态护岸建设等工程,坚持“最小干预、最大保护”原则,保护沿岸植被,建设亲水步道和生态湿地,恢复河流自然生态。  
如今,交口村至皮园段的水质清澈,植被茂密,成为居民休闲的重要场所。国家Ⅰ级保护植物莼菜、中华水韭等珍稀物种在此繁衍生息,中华秋沙鸭等国家级保护动物也频繁出现,体现了生态保护的显著成效。  赋能产业,实现“点绿成金”
於潜镇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以天目溪优良水生态为基础,推动“幸福河湖+”融合发展。通过开展溯溪、皮划艇等亲水活动,发展特色民宿、共享乡墅和星级露营基地,打造区域文旅品牌。天目未来谷等重点项目的落地,进一步增强了水旅融合的发展动力。据统计,天目溪每年吸引游客超万人,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“双增长”,生态红利持续释放。
  传承文脉,留住“历史记忆”
在幸福河湖建设中,於潜镇注重水文化的保护与活化,联合水利、文保部门对古桥、古井群及水利遗迹进行系统保护。同时,深入挖掘本土文化,恢复潜阳老街风貌,将耕织文化、东坡文化、红色文化等元素融入滨水空间,使天目溪成为兼具自然与人文特色的河流,增强了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。    绘就新篇,打造“幸福样本”
天目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的全面启动,为於潜镇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。围绕“天目之源,万物共生”的总体定位,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节点建设,打造高品质水美乡村,完善亲水运动廊道,并配合智慧管护体系建设。  
接下来,天目溪(於潜段)将成为生态、文化、亲水、运动、产业“五圈”融合发展的幸福河湖样板区。於潜镇将继续履行守护责任,将“绿水青山”的核心价值转化为民众可感可及的宜居环境与发展成果,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共建共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