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目溪畔的夏夜,於潜人的快乐你想象不到

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白日的暑气渐渐散去,於潜镇的耕织图文化广场开始热闹起来。这里是夜晚的“流量中心”,藏着最地道的市井烟火,也承载着小镇居民的悠闲与欢乐。

图1.jpg

溪风中的“民间好声音”

唱响小镇夜生活

晚上7点,耕织图文化广场已热闹非凡。居民老李搬来了音响设备,调试好话筒,一首《外婆的澎湖湾》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。天目溪流水声潺潺,成了天然的伴奏,周围观众或坐或站,跟着哼唱,打着节拍,还有人举起手机拍摄这温馨的一幕。

微信图片_20250715100230.jpg图3.jpg

“在这里唱歌特别有感觉,背后是千年耕织文化,眼前是流淌的天目溪。”老李笑着说道。从最初的七八个人,到现在每晚都有几十人参与,天目溪畔的“纳凉音乐会”成了於潜镇夜生活的金字招牌。

人人都是主角

话出小镇新滋味

在这个露天舞台上,没有专业歌手,也没有固定节目。想唱就唱,想跳就跳——退休的大爷大妈们跳完广场舞,几个年轻上班族就接上唱起了流行歌,放学的孩子们也凑过来表演刚学的儿歌。

图片

“以前晚上只能在家看电视,现在有了这个‘舞台’,大家都愿意出来走走,唱唱歌、聊聊天、跳跳舞,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。”村民李阿姨边说边整理着自带的折叠椅,她是这里的“常驻观众”,偶尔也会上台露一手。

文化新地标

点亮小镇夜经济

耕织图文化广场的夜生活,不仅是一场场自发的娱乐活动,更是乡村文化生根发芽的见证。“与其送文化下乡,不如让文化自己‘长’出来。村民自发组织的活动,反而更有生命力。”於潜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未来将继续支持这样的民间文化形式,让耕织图文化广场成为於潜镇的文化名片。”

图5.jpg

近年来,於潜镇对广场进行了改造升级,增设了灯光和休闲设施,让这里成了居民夜晚休闲的首选地。流动小吃摊、手工艺品摊位的陆续出现,也带动了夜间经济的繁荣。


耕织故里绘新图,月下俚歌伴晚风。接下来,於潜镇将以耕织图文化广场为载体,逐步完善便民设施,融入传统农耕元素,并策划特色文化活动,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自然交融,续写於潜的独特记忆。

这个夏天

不妨来耕织图文化广场

吹着天目溪的晚风

感受最地道的於潜夜生活

来源:【临安新闻网】   作者:   信息发布:黄晓强   添加日期:2025-07-24   
 

 

 
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官方网站 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
浙新办[2004]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